欢迎访问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
描述

市教科院举办“教研大讲堂”读书沙龙活动

时间 :2021-05-08 作者 : 来源: 浏览 : 分类 :教研动态

  春雨绿阴肥,雨晴春亦归。花残莺独啭,草长燕交飞。按照市教科院年度工作安排,4月28日,仙桃市教科院2021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学术大讲堂”正式开讲啦!仙桃市教科院全体教研员参加了“学术大讲堂”读书沙龙活动。

  “各位同仁,下午好!按照年初院工作安排,今天我们举行本年度首次教研大讲堂活动,我谨代表院领导班子对参与该活动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首次展示学习研究成果的高中室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敬意!”会议一开始,活动主持人、市教科院院长颜文豪同志热情洋溢的讲话迅速燃爆全场。

  “俗话说,因为相欠,所以相见;因为相遇,所以相聚。有人说,走在一起是缘份,一起在走是幸福,更是责任。我认为,走在一起可能是团伙,一起在走应该是团队。作为团队,既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情的社会道义、共享的价值追求,也要有共通的信息交流、共振的思维碰撞、共鸣的情感融合。作为教研团队,学习、研究与反思是工作常态,写作、交流与展示是必备技能。特别是今年是新高考、新中考元年,作为教研员,我们举行大讲堂就显得特别有意义!”简短有力的讲话过后,市教科院高中室全体教研员纷纷走向主席台,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

      第一个走向讲台的是高中语文教研员李文钧同志。李文钧同志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作了题为《对当前高考语文备考的理论溯源》的专题报告。他指出,教育部考试中心历时三年组识研制完成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新的语文高考,必将紧扣“改革”主题、突出语文学科特色而不断充实、完善、提升,努力发挥和实现语文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市教科院高中教研室主任、高中英语教研员刘常波同志作了题为《“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专题报告。刘常波主任的报考围绕两大方面、三个主题展开。两大方面包括高考英语试题命制如何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新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教学建议;三个主题包括“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他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更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市教科院高中物理教研员李玉国作了题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及解读》的专题报告。他指出,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一核四层四翼”决定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以及高考综合评价的基本标准。“四层”决定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规定了高考的主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内容指南。“四层”中的“关键能力”是指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文字写作与创新能力等。

  市教科院副院长、高中化学教研员平功享在深入系统研究高考的基础上,作了《明高考方向,变教学模式》的专题报告。他指出,高考内容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使命,筑牢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集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试题情境为一体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为了适应高考的变革要求,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变革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3.重视课堂讲授,突出化学思维特点;4.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市教科院办公室主任、高中政治教研员钟国富分享的读书心得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劳动教育》;他分析了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对劳动教育的考查方式,系统阐述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劳动教育的落实路径。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风向标”,高考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因此重视和深入分析高考试题对劳动教育的考查,并以此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因此,要坚持一体化思维推进劳动教育:既要重视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实践的体力劳动,从实实在在的活动本身让学生感受劳动,又要重视实际体验之外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市教科院高中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沈承尧同志作了题为《“知史爱国 读史明智”对高考试题的渗透》的专题报告。他指出,2020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和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突出特点是:一是传承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坚持体美劳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三是拓宽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增进知识见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筑牢阅读理解、信息加工能力考查基础;二是完善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设计;三是丰富语言表达、组织论述能力考查方式。

  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钟魁同志认真回顾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研读《中国考试》杂志的体会,作了题为《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追求》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考试》荟萃了国内外多角度、多层面、多类型的考试理论和实践经典,融会了国情意识、科学发展观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教育内涵,探究过传统文科、文科综合和学科选考的教学范式,实践着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的试题变迁。在变化的教育生态中,《中国考试》瞻高望远,负重前行,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引领着中国教育考试与评价的方向。《中国考试》永远是教研员的“掌中宝”、“助推器”和“引路人”。

  在认真聆听完高中室各位教研员的读书心得分享后,市教科院颜文豪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犹太人每人每年平均读书64本,俄罗斯55本,德国47本,日本40本,而我们中国只有4.66本。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但如今,我们正在离读书渐渐远去。幸好,在这新时代,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拔乱反正,全民阅读已成为国家战略,成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今天举行全体教研员的读书沙龙活动,既是对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活动响应,也为大家吹响了通过阅读来提升我们素质与实力的“号角”。

对于阅读,他还提出了个人精辟观点,即:要悦读,以培养自己阅读的主动性;要约读,以约定自己阅读的规律性;要月读,以树立自己阅读的计划性;要跃读,以提高自己阅读的灵活性;要越读,以延展自己阅读的拓展性。

  最后他还要求全体教研员,作为教育家庭的一分子,要始终保持青春姿态,行走在专业成长的大路上。通过个体努力和团结协作,研究教育规律、服务教学一线、指导教师成长、评价教育效果,我们就会发现自身的价值,就会体验到成就感,获得小我融入大我的职业幸福感。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期教研大讲堂的成功举办,给各科教研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活动还会进行,精彩仍会继续!学习,仙桃教科研人永远在路上!


附:活动图片


1620703493665c646d4cb446797ac

16207034936586c51223dbce6808e

1620703493659f83e29c66c25335a


16207034936604a4f93dd7b49acbf

    16207034936564963086c02954c8d

162070349366298a1769a6260550c


1620703493663eef6f17446a2435f


1620703493664b93dcd32a5a360d4